科目代碼、名稱: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專業(yè)類別:□學術型 ■專業(yè)學位
適用專業(yè):045300漢語國際教育
一、基本內容
第一部分 緒論篇
1.1對外漢語教育是一門專門的學科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母語和外語;本族語和非本族語;目的語;對外漢語教學;漢語教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應用語言學;對外漢語教育學;對外漢語教育學科體系;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特點;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特點。
1.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世界漢語教學的發(fā)展特點。
第二部分 基礎篇
2.1對外漢語教學的語言學基礎和教育學基礎
語言的基本特征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學的發(fā)展與第二語言教學;漢語的特點與對外漢語教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有利因素和難點;對外漢語教學的教育學基礎。
2.2對外漢語教學的心理學基礎和文化學基礎
語言的生理——心理基礎;記憶與第二語言學習,第二語言記憶的過程。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跨文化交際的特點;跨文化交際中文化的沖突域適應;跨文化交際中對待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言文化因素;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原則。
第三部分 習得篇
3.1語言習得理論
學習理論的兩大流派;語言學習與習得的區(qū)分;對比分析;正遷移與負遷移;中介語;內在大綱和習得順序假說;輸入假說;普遍語法假說;文化適應假說;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2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對比分析的目的、理論基礎和步驟,對比分析的意義與局限;難度等級模式;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和步驟;偏誤的來源;偏誤分析的意義和局限;運用分析;話語分析;學習者的生理因素、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語言學習環(huán)境。
第四部分 教學篇
4.1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與發(fā)展趨向
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各種語言教學法流派的產(chǎn)生背景、理論基礎、主要特點和不足之處,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自覺實踐法、認知法、交際法;第二語言教學法的發(fā)展趨向。
4.2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應用
總體設計;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四大環(huán)節(jié);對外漢語教學目的;對外漢語教學課程設計;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教學原則:掌握漢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重視情感因素、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強化漢語學習環(huán)境、加大漢語輸入、自覺學習與自然習得相結合,精講多練、在語言知識的指導下以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訓練為中心,以句子和話語為重點、語音語法詞匯漢字綜合教學,聽說讀寫全面要求、分階段側重、口語書面語協(xié)調發(fā)展,利用母語與漢語對比分析、課堂教學嚴格控制使用母語或媒介語,循序漸進、加強重現(xiàn),加強直觀性、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教材編寫和選用的原則: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系統(tǒng)性;教材設計的類型;我國對外漢語教材的發(fā)展。
對外漢語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特點;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漢語課外活動;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技巧:備課與教案,課堂組織管理,教師語言,提問,板書;課堂教學評估;各語言要素教學(語音、漢字、詞匯、語法)的任務、原則和方法;語言測試,語言測試的評價標準。
二、考試要求(包括考試時間、總分、考試方式、題型、分數(shù)比例等)
(一)考試時間:180分鐘
(二)總分:150分
(三)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四)題型與分數(shù)比例:
1、填空題:約20分; 2、名詞解釋題:約30分;
3、簡答題:約40分; 4、分析論述題:約60分。
三、主要參考書目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劉珣 著,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呂必松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