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shù)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于在立儲斗爭中漸占上風,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著優(yōu)游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范和限制,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謚思,故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后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xiàn)他貴介公子的優(yōu)游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后期詩歌,主要抒發(fā)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xiàn)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chuàng)新發(fā)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上貢獻尤大。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發(fā)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復雜的事態(tài)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對于后世的影響是不小的。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后,明帝曹□曾為之集錄著作百余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206篇。明代郭云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jù)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加校訂,并增補了不少佚文□句,為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近人黃節(jié)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今當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