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概括與知識理解的涵義與類型
(一)教材概括與知識理解的涵義
教材概括指主體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lián)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認識的認知活動。教材概括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識以形成發(fā)展理性知識的過程,也就是理解知識的過程。概括是使學生的認識由具體上升到抽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經(jīng)過程,對一切科學知識的領會均是不可缺少的。在實際教學中,只有通過教材的概括,才能使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才能避免學生形式主義地掌握知識。只有認識了事物的本質,才能在日常生活和今后的學習中廣泛應用這種知識去辨認課題,解決問題。
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認識的指導下,通過對感性知識經(jīng)驗進行自覺的加工改造,來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與聯(lián)系的過程。
首先,理性概括是一種高級的概括形式,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與本質因素。一般因素指一類事物所共有的,不是個別或某些事物所特有的因素;本質因素指內在的而不是表面地決定事物性質的因素。這種概括是根據(jù)某一現(xiàn)象或某一系列現(xiàn)象的本質方面而進行的,是思維水平上的概括。通過這種概括,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就深入到了事物的內在方面、本質方面,上升到了理性階段。
其次,理性概括是在主體對感性材料自覺地進行一系列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是通過思維過程而完成的。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概括,而且應注意使學生形成概括的技能。
再次,在教學條件下,理性的概括是在前人認識的指導下實現(xiàn)的。沒有前人認識的指導,難以確定概括的方向,難以區(qū)分出一類事物共有的一般因素,也難以定事物的本質因素,難以獲取科學的理性知識。僅有前人認識的指導還不夠,科學知識必須通過學生本人的概括作用才能被真正掌握,否則就難以達到與前人經(jīng)驗相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