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豐縣公開招聘第二批綜合應急救援隊員維度評價成績公示及體能測試工作有關事項公告
根據(jù)《2020年新豐縣公開招聘第二批綜合應急救援隊員公告》和有關規(guī)定,現(xiàn)將綜合應急救援隊員維度評價成績公示及體能測試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維度評價成績公示與體能測試對象
依維度評價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按崗位招聘人數(shù)1:4的比例確定進入體能測試,不足比例的,按實際人數(shù)確定體能測試人員名單,如最后一名維度分數(shù)相同的情況,一并進入體能測試人員名單。維度評價成績及進入體能測試人員情況詳見附件1。
二、體能測試時間和地點
(一)體能測試時間和地點
體能測試時間:2020年9月9日(星期三)上午8:30開始
體能測試地點:新豐縣消防救援大隊(新豐縣豐城大道東240號)
(二)體能測試形式
應聘人員須符合《消防員職業(yè)健康標準》,體能測試內(nèi)容為單杠引體向上、10米×4往返跑、1000米跑、原地跳高,體能測試成績按該四項合計成績計算。
考生合計成績=維度評分×10% +體能測試成績×50%,考試合計成績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依合計成績從高到低分的順序,按招聘名額1:2的比例確定面試人選。如合計總成績相同的,按1000米跑成績高低順序確定人選。如1000米跑成績?nèi)匀幌嗤?,按維度評分高低順序確定遞補人選。如維度評分仍然相同的,按駕駛技術分值高低順序確定名次。如駕駛技術分值仍然相同,一并進入面試人員名單。
合計成績及進入面試人員名單可通過新豐縣人民政府信息網(wǎng)查詢,面試時間、地點等事項另行通知。
三、參加體能測試人員應遵守以下紀律
1、考生必須于體能測試當日上午8:05前憑本人二代身份證到指定考場候考處報到,8:15開始封閉抽簽。上午8:05分未能進入候考處依時報到的,按自動放棄體能測試資格處理。
2、自覺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進入候考處后,將攜帶的通訊工具和音頻、視頻發(fā)射、接收設備須關閉交工作人員保管,體能測試結(jié)束離場時領回。體能測試前要在候考處等候,不準擅自離開候考處。
3、工作人員按分組順序組織考生進行抽簽,確定體能測試的先后順序。考生應按抽簽確定的體能測試順序進行體能測試,并佩戴體能測試序號牌進入考場,進入考場后不得自報姓名,只得報抽簽號。
4、體能測試開始后,工作人員按抽簽順序逐一引導考生進入考場進行體能測試。候考的考生實行封閉管理,須在候考處靜候,不得喧嘩,不得影響他人。候考的考生應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得擅自離開候考室。需上洗手間的,應經(jīng)工作人員同意,并由工作人員陪同前往。候考的考生需離開考場的,應書面提出申請,經(jīng)考場主考同意后按棄考處理。
5、在體能測試中,不得攜帶與體能測試有關的任何資料,不得攜帶任何錄音設備(包括MP3、MP4),嚴禁在體能測試過程中吸煙。
6、在體能測試考場內(nèi)回答問題時應使用普通話,應嚴格按照考官的指令進行體能測試,不得報告、透露或暗示個人信息,其身份以抽簽編碼顯示。如考生透露個人信息,按違規(guī)處理,取消體能測試成績,如對體能測試成績有異議,及時向主考官及工作人員提出申請復議。
7、體能測試結(jié)束后,考生到候分處等候,待體能測試成績統(tǒng)計完畢,簽收體能測試成績回執(zhí)后離開考場。
8、考生體能測試完畢取得成績回執(zhí)后,應立即離開考場,不得在考場附近逗留。
9、考生應接受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管理,對違反體能測試規(guī)定的,將取消其體能測試資格。
體能測試人員如不遵守上述紀律第2、3、4、5、6、7條的,將取消其體能測試資格或成績。
四、線下體能測試應試人員防疫指南
根據(jù)廣東省《關于有序恢復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線下工作的通知》要求,應聘人員須自公告發(fā)布日起在小程序“粵省事”(附件2掃描注冊登記)健康申報功能中如實登記個人近期旅居史、接觸史、身體健康狀況、來粵方式等情況。同時,在線下體能測試當天將填寫好的《健康調(diào)查登記表》(附件3,需簽名)交給工作人員。持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綠碼的考生,方可參加線下公開招聘活動。所有考試有關人員在進入公開招聘線下工作場所時,均應出示考試當天止粵康碼、行程卡等電子健康碼綠碼,接受體溫檢測,并全程佩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如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為紅碼、黃碼或體溫≥37.3℃,按《關于有序恢復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線下工作的通知》規(guī)定不得進入考試現(xiàn)場。排隊等待掃碼時,每位人員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考場區(qū)域內(nèi)不能扎堆聚集,考試結(jié)束后應立即離場。
附件:附件1:2020年新豐縣公開招聘第二批綜合應急救援隊員評價維度成績表.xlsx
新豐縣應急管理局
2020年9月7日
文章來源:http://www.xinfeng.gov.cn/zwgk/tzgg/content/post_186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