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勝利快來到了。逃難的辛勞漸漸忘卻了。我住在重慶郊外的沙坪壩廟灣特五號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數(shù)年間,晚酌是每日的一件樂事,是白天筆耕的一種慰勞。
②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蘭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馬賽會得獎的貴州茅臺酒,我也不要吃??傊舶拙浦惖?,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我逃難中住在廣西貴州的幾年,差不多戒酒。因為廣西的山花,貴州的茅臺,均含有多量酒精,無論本地人說得怎樣好,我都不要吃。
③由貴州茅臺酒的產(chǎn)地遵義遷居到重慶沙坪壩之后,我開始恢復(fù)晚酌,酌的是“渝酒”,即重慶人仿造的黃酒。
④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黃酒,原因很簡單:就為了白酒容易醉,而黃酒不易醉。“吃酒圖醉,放債圖利”,這種功利的吃酒,實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吃飯,吃藥,是功利的。吃飯求飽,吃藥求愈,是對的。但吃酒這件事,性狀就完全不同。吃酒是為興味,為享樂,不是求其速醉。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談心,倘添上各人一杯黃酒在手,話興一定更濃。吃到三杯,心窗洞開,真情摯語,娓娓而來。古人所謂“酒三昧”,即在于此。所以吃酒決不是圖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決不是好酒。巴拿馬賽會的評判員倘換了我,一定把一等獎給紹興黃酒。
⑤沙坪的酒,當(dāng)然遠不及杭州上海的紹興酒。然而“使人醺醺而不醉”,這重要條件是具足了的。人家都講究好酒,我卻不大關(guān)心。有的朋友把從上海坐飛機來的真正“陳紹”送我。其酒固然比沙坪的酒氣味清香些,上口舒適些;但其效果也不過是“醺醺而不醉”。在抗戰(zhàn)期間,請紹酒坐飛機,與請洋狗坐飛機有相似的意義。這意義所給人的不快,早已抵銷了其氣味的清香與上口的舒適了。我與其吃這種紹酒,寧愿吃沙坪的渝酒。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這真是善于吃酒的人說的至理名言。我抗戰(zhàn)期間在沙坪小屋中的晚酌,正是“意不在酒”。我借飲酒作為一天的慰勞,又作為家庭聚會的一種助興品。在我看來,晚餐是一天的大團圓。我的工作完畢了;讀書的、辦公的孩子們都回來了;家離市遠,訪客不再光臨了;下文是休息和睡眠,時間盡可從容了。若是這大團圓的晚餐只有飯菜而沒有酒,則不能延長時間,匆匆地把肚皮吃飽就散場,未免太少興趣。所以我的晚酌,意不在酒,是要借飲酒來延長晚餐的時間,增加晚餐的興味。
⑦沙坪的晚酌,回想起來頗有興味。那時我的兒女五人,正在大學(xué)或?qū)?苹蚋咧星髮W(xué),晚上回家,報告學(xué)校的事情,討論學(xué)業(yè)的問題。他們的身體在我的晚酌中漸漸高大起來。我在晚酌中看他們升級,看他們畢業(yè),看他們?nèi)温?。就差一個沒有看他們結(jié)婚。在晚酌中看成群的兒女長大成人,照一班的人生觀說來是“福氣”,照我的人生觀說來只是“興味”。這好比飲酒賞春,眼看花草樹木,欣欣向榮;自然的美,造物的用意,神的恩寵,我在晚酌中歷歷地感到了。陶淵明詩云:“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我在晚酌三杯以后,便能體會這兩句詩的真味。我曾改古人詩云:“滿眼兒孫身外事,閑將美酒對銀燈。”因為沙坪小屋的電燈特別明亮。
⑧還有一種興味,卻是千載一遇的: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戰(zhàn)局勢的好轉(zhuǎn)。我們白天各自看報,晚餐桌上大家報告討論。我在晚酌中眼看東京的大轟炸,莫索里尼的被殺,德國的敗亡,獨山的收復(fù),直到波士坦宣言的發(fā)出,八月十日夜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我的酒味越吃越美。我的酒量越吃越大,從每晚八兩增加到一斤。大家說我們的勝利是有史以來的一大奇跡。我的勝利的歡喜,是在沙坪小屋晚上吃酒吃出來的!所以我確認,世間的美酒,無過于沙坪壩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我有生以來,從未吃過那樣的美酒。即如現(xiàn)在,我已“勝利復(fù)員,榮歸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真正陳紹,比沙坪壩的渝酒好到不可比擬,我也照舊每天晚酌;然而味道遠不及沙坪的渝酒。因為晚酌的下酒物,不是物價狂漲,便是盜賊蜂起;不是貪污舞弊,便是橫暴壓迫。沙坪小屋中的晚酌的那種興味,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復(fù)得了!唉,我很想回重慶去,再到沙坪小屋里去吃那種美酒。
11.請分析第④節(jié)畫線句子的表達特色。(4分)
12.作者在第②③節(jié)寫到廣西的山花、貴州的茅臺以及“渝酒”,請說說這樣安排的作用。(6分)
13.作者在第⑦節(jié)中引用了陶淵明的“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表現(xiàn)了哪些情感?(4分)
14.作者在第⑧節(jié)中講“所以我確認,世間的美酒,無過于沙坪壩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請?zhí)骄科渲械纳羁桃馓N。(6分)
參考答案
11.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畫面,展現(xiàn)友人相聚把酒言歡的場景,富有生活情趣;語言通俗、樸實,表達富有韻味;多用短句,有節(jié)奏感;表現(xiàn)了作者在吃酒是不重在酒而在精神感受。(1點1分)
12.將山花、茅臺是為引出“渝酒”;并將白酒和黃酒作對比(2分),引出后文的“吃酒是為興味,為享樂”;(2分)將“渝酒”與抗日期間坐飛機來的真正“陳紹”作對比,諷刺了不思國難,沉迷于口福之欲的情況,并表明自己寧吃“渝酒”和共度國難的態(tài)度。(2分)
13.對國家民族危難的關(guān)心和顧念;擺脫白天生活中的俗務(wù)的釋然與放松;一天工作辛勞之后家庭團聚時光的珍惜與眷念;兒女成長的欣慰與快樂。(1點1分)
14.“渝酒”讓作者體會到國難期間,與祖國民族共難關(guān)同命運中體會到民族的凝聚力;抗戰(zhàn)的一步步勝利,為國家的勝利感到的幸福和驕傲;家庭的團聚與兒女的成長讓作者體會到生活的快樂與幸福;而“真正陳紹”雖然酒氣比“渝酒”更清香、口感更舒適,但國家社會中的種種問題讓作者感到壓抑和痛苦。(每點2分,寫出3點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