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伶?zhèn)鳌?泛讀課文)
《作家作品》
侯方域明末清初詩文作家
參加復社,對魏忠賢進行過斗爭
其代表作《壯梅堂文集》等。
《主旨》
通過馬伶與李伶較量技藝先敗后勝,說明文藝創(chuàng)作的成功在于深入和熟悉生活,并要在現(xiàn)實中學習;事業(yè)的成就來自不怕挫折,刻苦鉆研,持之以恒。侯方域是復社的成員,痛恨閹黨,文中又有譏諷權奸之意。
《疑難詞句》
1,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墜疾徐,并稱善也。——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著。等演到一半,演唱合音律節(jié)拍,聲音高低快慢,兩個班子都演得很好。——因為馬伶比不上李伶的演技,感到恥辱,脫掉戲衣走了。——興化部不肯換別的演員,就停止演出了,而華林部就此特別出名。
2,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儔:同類;
3,問桃花渡,游雨花臺。問:探訪;
4,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甚。凌:超出;
《課文翻譯》
馬伶是金陵戲班里的演員。金陵是明朝的留都,祭祀土神、谷神的廟壇和文武百官還都在這里,而且又處在國家太平興隆時期,人們?nèi)菀讓g作樂。那些探訪桃葉渡、游覽雨花臺的男男女女,多到腳趾相錯雜的地步。戲班子因演技高而出名的,大約有幾十個,而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一個叫興化部,一個叫華林部。
一天,有個新安商人聚合兩個戲班子舉辦了一個大堂會,邀請了南京城里所有的貴客文人和那些艷麗的婦人、嫻靜的淑女,他們沒有不來的。安排興化部在東邊的戲臺,華林部在西邊的戲臺。兩個戲班子都上演《鳴鳳記》傳奇,就是所說的椒山先生楊繼盛的故事。等到演至一半,若論演唱符合節(jié)拍、講究音律,聲調(diào)高低快慢富于變化都稱得上很好。當演到夏言和嚴嵩兩個宰相爭論是否收復河套時,西面戲臺扮演宰相嚴嵩的演員叫李伶,東面戲臺則是馬伶。坐著的客人于是看著西面的戲臺而贊嘆,有的人大聲呼叫拿酒來,有的人移動坐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戲臺,頭不再轉(zhuǎn)向東面。演出繼續(xù)進行不久,東面的戲臺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詢問其中的原因,是馬伶因比不上李伶而感到恥辱,已經(jīng)卸妝溜走了。馬伶是金陵里善于演唱的著名演員,他走了以后,興化部又不肯馬上用別人替代他,于是竟然停止了演出,而華林部就此特別出名。
走后將近三年,馬伶回來了,告知他以前戲班子的所有人,向那個新安商人請求說:“請您今天為我請一次客,把上次那些賓客請來,我希望與華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鳴鳳記》,奉獻一天的歡樂。”演出開始后,不久又演到爭論是否收復河套,馬伶又扮演宰相嚴嵩登場。李伶忽然大驚失色,匍匐上前向馬伶自稱弟子。這一天,興化部的名聲大大超過了華林部。
當天晚上,華林部的人來拜訪馬伶,說:“您是當今杰出的演員,然而無法勝過李伶。李伶扮演的嚴嵩宰相已經(jīng)妙到了極點,您又是從哪兒學來的訣竅而超過李伶的呢?‘’馬伶說:”的確是這樣,世上的人無法勝過李伶。而李伶又不肯把扮演的訣竅傳授給我。我聽說
當今宰相昆山人顧秉謙,是與嚴嵩宰相同一類的人。于是,我跑到京城,請求在他門下做了三年的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伺候他,觀察他的行動,仔細聽他的話,時間長了就掌握了他的特點,這就是我所拜的老師。‘’華林部的人一直向馬伶拜別而去。
馬伶,名錦,字云將,他的祖先是西域人,當時還稱他馬回回。
侯方域說:馬伶自找老師這件事,可真奇特呀!他因李伶演技高超,沒有辦法求得,竟然跑去侍奉顧秉謙,見到顧秉謙就好像見到了嚴嵩,以嚴嵩本人(的言傳身教)來教授如何飾演嚴嵩,怎能不精妙呢?啊!羞愧自己的技藝不如人家,而遠走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還學不到要學的東西,就仍然不回來。他的意志如此堅定,技藝的精湛又何須再問呢?
《學習要點與難點》
這是人物傳記。
作者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攸c
本文主要描寫馬伶與李伶兩次較量技藝,前一次較量,詳寫李伶演出引起的效果,略寫馬伶的演出。后一次,重點寫馬伶,而又采取以李伶的“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的反應來襯托的手。
本文的倒敘手法。
文章先寫馬伶第二次與李伶較量,然后再記述馬伶走京師學藝的情況,是倒敘的手法。
故事情節(jié)起伏變化,吸引讀者探究原委,又以事實為鋪墊,使對馬伶獲勝的原因的揭示更加堅實,充分,令人信服。
本文的寫作動機。
侯方域是復社成員,痛恨朝中閹黨,寫此文意在譏諷朝中奸權。馬伶扮演奸相嚴嵩,卻
仿效當朝宰相顧秉謙,一舉成功,“見昆山猶之見分宜”,有力地提示了嚴嵩與顧秉謙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強的諷刺意義。
《重點段落簡析》
文章第三,四段。馬伶與李伶第二次較量的情節(jié)。
這段情節(jié)采用的是倒敘手法。先寫較量,再寫學藝??梢砸饝夷睿鰪娢?,以事實為鋪墊,使讀者信服。
《往事》(泛讀課文)
《作家作品》
冰心原名謝婉瑩,五四時期涌現(xiàn)的第一批現(xiàn)代作家,“文學研究會”成員;
早期作品有《超人》《寄小讀者》《繁星》等等,作品熱情歌頌了母愛,童真,大自然。解放后有《櫻花贊》《小桔燈》《再寄小讀者》。
《往事》是一篇抒情散文,選自《往事》。
《主旨》
文章借想象塑造了海神的形象,揭示贊美了大海溫柔沉靜,超絕威嚴,神秘有容,虛懷廣博的性格與美德,托物言志,從而啟發(fā)激勵人們培養(yǎng)大海似的品性,陶冶情操,努力做個“海化”的青年。
《課文串講》
全文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談海的緣起。交代了談海之難。
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一次和弟弟們——競沒有一個?;脑娙?。”
從談海說起,由贊頌大海的風姿和品性,引到對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三部分(16自然段)對人生的思索,點出談海的意義。首尾呼應。
《學習要點與難點》
掌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作者用大量篇幅想象描寫海神的形象,著意突出大海的秉性,用來象征人的性格氣質(zhì),借大海這一具體的物象,來抒發(fā)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與認識,體現(xiàn)自己的情感志向,這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掌握擬人化的寫作手法。
作者通過弟弟們之口,把大海當成人來描寫,使大海不僅有人的衣著打扮,而且有人的行為感情,并由靜到動,將?;罨癁槿?。這種擬人化的手法,不僅形象地突出了大海的特性,而且賦予大海明確的象征意味。
先抑后揚的表現(xiàn)手法。
文章開始寫我認為海太單調(diào),提不起寫海的激情,就是先抑,然后再贊頌海的美德,這是“揚”。
《重點段落簡析》
文章開始1——2自然段。
“每次拿起筆來,頭一件事憶起的就是海——常常因此默然,終于無語。”
作者反復表示自己常憶起大海,說明她寫大海念頭已久;并說明寫大海之難,大海的深廣,內(nèi)涵豐富,難以把握;這時先抑后揚的手法。
這兩小段對全文起到鋪墊作用,為下文轉(zhuǎn)入大海象征人格的主題作了情感與內(nèi)容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