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近幾年來,每到年底中央巡視組都會對地方、部門和單位進行專項巡視,其中也陸續(xù)查出一些問題,但是在眾多被巡視單位中,有不少單位被指出“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個別單位更是被指出“責任嚴重缺失”,問責還遠沒有跟上。有的地方仍是“吼吼嗓子”、“擺擺架子”、“做做樣子”;有的地方在問責上有“湊數(shù)”嫌疑。對此現(xiàn)象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中央專項巡視中,不少單位在問責上出現(xiàn)“吼吼嗓子”、“擺擺架子”、“做做樣子”等“隔靴搔癢”的不良現(xiàn)象,暴露出當前問責制度中的形式主義,體現(xiàn)出某些領導干部工作的嚴重失職,這種“假問責”既影響了問責制度的威嚴性,又喪失了政府的公信力,最終傷了民心。
究其根源,一方面“官官相護”的思想觀念作祟,不問責或者假問責,既可以跟自己撇清關系,給自己“摭丑”,更可以拉近自己與小團體中其他成員的關系,從而鞏固自己的“圈子”,提升自己在圈子中的核心地位;
另一方面是怕“拔出蘿卜帶出泥”的明哲保身做法。不論是自己管轄范圍內的任何單位出現(xiàn)問題,都脫不了自己的責任缺失,如果細究起來,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選擇不問責或者假問責,其實最終還是要保護自己的做法。
除此之外,問責不給力也側面暴露出某些領導干部的權力腐敗跡象,俗話說“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收受了別人的賄賂,就得為違法亂紀者開脫罪責。即使要問責,也是玩“丟卒保車”的游戲,或者找“替罪羊”。
如此問責“做做樣子”,不僅是架空了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導致權力絕對腐敗;而且假問責比不問責更可怕,它是對黨員干部的一種暗示,好像黨員干部違法亂紀了,不會被真問責,只是“做做樣子”而已,等問責風暴一過,一切都會濤聲依舊。
一代偉人說:世上任何事情都怕“認真”二字。對于違法亂紀行為,特別是腐敗歪風,就是要“認真”。只有“認真”,才能剎住違法亂紀行為。事實上,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一旦這兩者難以統(tǒng)一,必然導致權力亂尋租,甚至裸奔,自然會越來越無視法紀,干出更多違法亂紀的事情來。因而,必須對權力加強監(jiān)管,提高行政問責的力度,實行“終身問責”制度,對不問責、假問責的行為說不。畢竟,執(zhí)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在政府執(zhí)行力上圖形式,走過場,就無法對權力運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有效監(jiān)督,必然會導致問責時“做做樣子”的發(fā)生,慫恿違法亂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