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目標
小說部分共六篇作品。其中重點作品五篇,泛讀作品一篇;六篇作品中古典小說一篇,現(xiàn)代小說五篇,現(xiàn)代小說中包括外國小說三篇。通過六篇小說的學習,要求掌握:(1)小說寫作的基礎知識;(2)提高閱讀與分析小說作品的能力與水平;(3)了解并掌握有關作家的基本知識。
2.學習建議:
(1)一定要認真閱讀小說原文,夯實基礎。這點要求好像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但是這是自考學習掌握任何一門課的基礎,不認真閱讀教材,是無法學好這門課的。因此,要在扎扎實實閱讀教材方面下功夫。
(2)認真閱讀課文后面的“提示”。“提示”是我們學習的“綱”??己说闹R點大都在“提示”中有所體現(xiàn),也就是說“提示”中的內容也就是考試的主要內容。因此要花大力氣來弄通弄懂;
(3)在對課文掌握,弄通弄懂“提示”的基礎上面,再多做些練習題,學練結合,這才是學習的正路。
(4)閱讀掌握《小說的特點與欣賞》。
3.學習的難點與重點
每篇小說的學習難點與重點見“課文輔導”。
小說部分總的學習要注意掌握:
(1) 小說人物的刻畫
小說人物描寫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描寫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
(2) 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
小說的情節(jié)一般是按照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來編排的。
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一般是根據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編排的,也經常運用倒敘等手法來編排。
(3) 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時代氛圍:
社會環(huán)境
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景
《寶玉挨打》(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曹雪芹 清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代表作《紅樓夢》(石頭記)
《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展示了榮,寧二府由盛而衰,對封建社會,封建禮教進行多方面的深刻揭露和無情批判,歌頌了貴族中的青年叛逆者和奴隸的反抗行為,顯示出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歷史趨勢。全書120回。后40回為高鄂所續(xù)。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通過寶玉挨打,表現(xiàn)在貴族大家庭中封建正統(tǒng)勢力對叛逆者的鎮(zhèn)壓,反映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的尖銳激烈,揭示了眾多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二,課文串講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介紹寶玉挨打的原因。
一層:“開始——只是怔怔的站著。”應酬賈雨村,應對失態(tài)。
二層:“賈政見他惶聳——便忙忙的告辭走了。”賈寶玉與小旦琪官關系密切。
三層:“賈政此時氣得目瞪口歪——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賈環(huán)的挑撥。
第二部分“眾門客仆從見賈政這個形景——經心服侍細問。”
一層:“眾門客仆從見賈政這個形景——你們才不勸不成”
賈政恨打寶玉。
二層“眾人聽這話不好——我也不管了” 王夫人哭勸。
三層“此時里面的人——方漸漸的止住。”賈母來后怒斥賈政。
四層“早有丫環(huán)媳婦等——方喏喏的退出去了。”眾人將寶玉送到賈母屋里。
五層。眾人將寶玉抬回怡紅院。
第三部分,眾人看望寶玉的情景
逐一描寫了薛寶釵,林黛玉,王熙鳳等前來看望寶玉。
《學習要點》
1,本文選自《紅樓夢》。
2, 寶玉挨打的導火索與根本原因。
寶玉挨打的導火索有三:不走仕途經濟正路;與忠順親王府的小旦關系密切,得罪忠順王府;賈環(huán)的挑唆;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忠實維護者與一個叛逆者之間固有矛盾的激化。
3, 寶玉的性格特征。
(1) 對仕途經濟非常反感;(2)同情丫環(huán),不分高低貴賤,(3)與伶人交往,
蔑視禮教,平等待人,尊重個性; 尤其挨打后反而在叛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4, 賈政的性格特征。
堅定而頑固的封建衛(wèi)道士,道貌岸然,庸俗迂腐;恪守封建制度,維護封建禮教。同時又是十足的孝子。
5, 重點掌握寶玉挨打后,從各人不同態(tài)度上,來揭示個人的內心世界。
賈寶玉:雖被打,毫無改悔之意。
賈政:不顧親情下毒手狠打寶玉,賈母的干預,使他陷入“忠”“孝”的矛盾之中。
賈母:封建禮教的維護者,但出于對寶玉的溺愛,表現(xiàn)出親情居于上風的心理。
薛寶釵:封建正統(tǒng)淑女,表露愛意,但十分矜持得體;
林黛玉:與寶玉思想相近,對寶玉真愛,情急失態(tài),癡情可見。
《重點段落簡析》
課文中“第30段——37段
“正說著,只聽丫鬟們說:寶姑娘來了。——一時賈母又打發(fā)人來了。”
1,通過這段描寫,分析林黛玉,薛寶釵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既癡情又痛惜,強作一言之勸,又抽噎而出,突出心地真誠,癡情含蓄的性格。為避鳳姐而慌忙溜出后院,表現(xiàn)不喜張揚。
薛寶釵:待人體貼周到,八面玲瓏;遵循封建禮教的規(guī)范,穩(wěn)重,理智的性格特征
2, 采取的表現(xiàn)手法。
對比手法。通過人物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方法。
《風波》(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魯迅 見前面《燈下漫筆》介紹
《風波》選自小說集《吶喊》。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沒有注意教育廣大民眾覺悟。廣大民眾對這場革命毫無認識。而辛亥革命對于 封建殘余勢力也沒有采取及時消滅的策略。1917年,原清朝的將軍張勛率領效忠于清王朝的幾萬辮子軍殺回了北京,又恢復了清王朝,史稱“張勛復辟”。這場恢復帝制的鬧劇,只進行了12天,就失敗了。
小說《風波》描述了1917年張勛復辟在江南農村引起的一場有關“辮子”的風波,突出表現(xiàn)農民對“辮子”的缺乏認識以及圍繞它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反映了辛亥革命沒有啟發(fā)農民覺悟,沒有給封建統(tǒng)治下的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從而指出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表明民主革命必須建立在廣大農民覺悟的基礎上。
二,課文串講
全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哭喪著臉,就會長出辮子來么?”
描寫風波的起因。“皇帝坐龍庭”的消息是沒有辮子的七斤感到大禍臨頭。
第二部分“從太陽收盡了他最末的光線——書上一條條寫著。入娘的。”
風波的高潮。趙七爺在臨河土場掀起風波。眾人聽信趙七爺的胡言,幸災樂禍。七斤一家痛苦不已。
第三部分“第二天清晨——我想,不坐了罷。”
人們獲知皇帝不坐龍庭了,七斤一家松了一口氣。
第四部分:描寫辮子的結束。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學習要點》
1,“風波”的含義。
本篇是以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農村激起的風波為題材的。風波由辮子問題引起。七斤的辮子在辛亥革命中被人剪掉,在張勛復辟時,聽說皇帝要辮子,而全家惶惶不安。村里人對其態(tài)度也改變了,封建勢力的代表趙七爺恫嚇他,引起一場風波。最后張勛復辟失敗,一切又歸入平靜。表明民主革命如果不是建筑在廣大農民覺悟的基礎上,即使像剪辮子這種事情,也會在風吹草動之中引起慌亂與騷動。
2,重點掌握小說的結構特點,層次。
小說以辨子風波為中心事件,依照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平息過程的時間順序,自然分為四大部分。(1)引發(fā)風波的起因與發(fā)生;(2)表現(xiàn)風波的發(fā)展與高潮,著意描寫七斤一家的恐慌及村里人種種表現(xiàn),使辮子問題發(fā)展成一場吵吵鬧鬧的風波;(3)描寫辮子風波的逐漸平息及原因;(4)表現(xiàn)風波消解后的影響和村中的情況:一切又恢復如故。
《風波》具有結構完整緊湊,脈絡清晰有層次。
3,重點掌握七斤的性格特征。
七斤是一個愚昧無知,麻木,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后農民典型。
4,掌握趙七爺的性格特征。
頑固守舊,投機,不學無術,善于韜晦,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余孽。
5,分析七斤嫂,八一嫂,九斤老太的性格特征。
七斤嫂:因循守舊,落后無知,粗野潑辣;
八一嫂:熱心善良,卻受到孤立;
九斤老太;極其守舊,看不貫新事物,整天嘮叼的老一代農民的代表。
6, 掌握人物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
人物對話不僅推動作品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且展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顯示了作品主題。譬如;作品第一部分,第三部分末尾都有一段七斤,七斤嫂之間關于皇帝是否坐龍庭的對話,既展示了風波的發(fā)生與平息,又塑造了兩個愚昧無知農民形象,還說明張勛復辟與辮子風波的關系。
7, 重點掌握小說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小說開頭部分環(huán)境描寫,(1)為風波發(fā)生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2)以開始的平靜同后文的風波相對比;小說結尾描寫環(huán)境,一切恢復了原樣。開始與結尾前后呼應,深入說明小說的主題。
8, 掌握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
趙七爺的竹布長衫,穿與不穿,都有寓意;趙七爺的辮子盤與放,深刻表現(xiàn)他的性格特征;七斤口里含著的湘妃竹煙管時的神態(tài),表現(xiàn)他不同的心情。等等。
9, 運用白描手法。
作者用簡潔的筆墨,直接寫出人物的言語,行動,細節(jié),肖像,而不用大段的心理分析,濃彩重墨的描寫。
《重點段落簡析》
文章最后一段。
“現(xiàn)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1, 風波過后,農村又走上原來的老路,與開頭介紹的情況沒有不同;說明辛亥革命,張勛復辟都對農村傳統(tǒng)狀況沒有絲毫影響。
2, 九斤老太做過八十大壽。說明復古保守思想在農村仍然很有市場;
3, 六斤的變化,說明新一代仍在走著老一代的老路,她們的生活世代相襲,如死水一樣。
4, 使人思考,如何變革農村,喚醒農民的重大問題。
5,這段描寫采用細節(jié)描寫。
《斷魂槍》(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老舍本名舒慶春?,F(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月牙》,《我這一輩子》等等。解放后,創(chuàng)作話劇《茶館》《龍須溝》等等。擅長描寫北京底層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濃郁的京味,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帝國主義用鋼槍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伴隨著政治經濟壓迫,西方的物質文明涌進了中國。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被西方物質文明所代替。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作品描寫一個老拳師在社會急劇變化中既認識到大勢已去,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調整,又在內心深處,背負著因襲的重擔,于是只能用溫舊夢來慰藉自己的痛苦的心靈,以不傳斷魂槍作為與時代抗衡的一種手段。
二,課文串講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有年月,有地方,千真萬確,敢起誓。”
描寫時代變遷,沙子龍的落寂,徒弟們對他的崇拜。
第二部分:“王三勝,沙子龍的大徒弟——他獨自上了天匯。”
描寫沙子龍的大徒弟王三勝街頭賣藝敗給孫老者,沙子龍不傳“五虎斷魂槍”。
第三部分:最后兩段。描寫徒弟們對沙子龍的失望,沙子龍被人們遺忘。
《學習要點》
重點掌握小說開始部分環(huán)境描寫的意義。
展示了時代背景,有三層意思。(1)時代發(fā)生了急劇變化;(2)傳統(tǒng)文明正逐漸被西方文明所替代;(3)落后的封建文化無力抵御資本主義物質文明的侵入。
沙子龍的性格特征。
落伍孤寂,保守固執(zhí)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王三勝,孫老者的性格特征。
王三勝;粗俗淺薄,爭強好勝;
孫老者;執(zhí)著進取,爽快利落。
小說主人公是沙子龍,王三勝,孫老者的性格對沙子龍性格起了鮮明對照的,反襯的作用。
通過肖像,語言,動作刻畫人物形象的白描手法。
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主要采用白描手法。
如對孫老者,王三勝的肖像描寫;對人物的語言描寫。
人物的動作描寫:如王三勝“扣槍,向前躬步,槍尖直奔老頭子的喉頭去”。“抄起槍,連槍帶人滾了過來,槍尖奔了老人的中部”,真切地表現(xiàn)了王三勝急于求勝的心情,魯莽好勝的性格。
掌握善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孫老者的眼睛“黑得像兩口小井”,后來“更深更小了,像兩個香火頭。”這個比喻,賦予人物動感,活力,對豐滿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重點段落簡析》
文章結尾“夜靜人稀,——又微微一笑,不傳,不傳!”
這段的意思及意義。作品結尾,交代了結局。沙子龍已被人們遺忘,然而他仍像從前一樣,既沉湎于往日的舊夢,又報定不傳的宗旨。他的復雜心態(tài),再次展現(xiàn),強化了主題。
這段運用畫面描寫,剪影勾勒的手法。
《苦惱》(泛讀課文)
《作家作品》
契訶夫俄國小說家,戲劇家。與莫泊桑齊名。代表作《變色龍》《萬卡》等等,劇本《三姐妹》等等。
《苦惱》寫于1886年。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小說描寫馬車夫姚納無處述說自己的苦惱的故事,表現(xiàn)了黑暗現(xiàn)實中的小人物悲慘無援的處境和苦惱的孤寂的心態(tài),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與人之間的自私,冷漠。
二,課文串講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寫馬車夫姚納和他的小母馬呆立街頭,等候雇主。
第二部分:“姚納和他的小母馬有好久沒動了。——她們雖然都是蠢貨,可是聽不上兩句就會哭起來。”描寫姚納想找人訴說自己喪子之痛,但接二連三遭到別人的冷眼,蔑視,痛罵。
第三部分:描寫姚納向小母馬訴說內心的痛苦。
《學習要點》
掌握馬車夫姚納苦惱的具體內容。
地位低下,連遭不幸;(2)無處述說他的苦惱,這種心靈的孤寂和折磨比現(xiàn)實生活的不幸更難以忍受,也更加苦惱。
重點掌握以小見大的手法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特色。
小說題材是一件平凡的小事。題材雖小,但是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現(xiàn)實。人與人之間缺乏溫暖,同情。軍人,三個青年不同情姚納,是社會地位懸殊造成;看門人,青年車夫也不同情姚納,更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自私,冷漠。
掌握用對話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姚納與軍人,三個青年的對話,簡潔生動,符合特定環(huán)境下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并能恰當反映出人物的內心活動。
掌握小說的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
心理描寫有兩處:姚納回到院子里一段心理描寫,用第三人稱描寫姚納想講述他兒子去世的經過;小說最后姚納對小母馬述說,屬于內心獨白。
細節(jié)描寫有多處,比如“姚納回頭看著他的乘客,張開嘴唇——分明想要說話,可是喉嚨里沒有吐出一個字來,只是哼了一聲”。這出細節(jié)描寫了急于向別人述說,又不敢說的心情。“姚納抖動韁繩,把嘴唇嘬得嘖嘖響,二十個戈比是不公道的——”表現(xiàn)處于十分孤寂的境地,很想向人述說他的苦惱。等等。
重點掌握小說將人與馬相類比,相對比的表現(xiàn)方法。
人與馬對比:沒有一個人聽姚納述說他的苦惱,只有馬在聽。這是人與馬對比。
人與馬類比:姚納的遭遇,心事,與小母馬的遭遇,神態(tài)有著相類似的經歷。這是人與馬類比。
《重點段落簡析》
文章開始第一段。“暮色晦暗——它大概在想心事。”
劃分層次。分為三個層次。從開始到“積成又軟又薄的一層”,描寫雪景:“——仿佛他也覺得用不著抖掉似的”,描寫姚納的神情;最后為第三層,描寫小母馬的外形。
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一是點明時間地點;二是表現(xiàn)姚納悲苦處境的作用。
這段采用白描手法。
馬與人的描寫有內在的對應關系,屬于類比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