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6年3月,“網紅經濟”這個詞兒和滿城的春花一起盛開了。從一個網名叫papi醬的女孩兒獲得了1200萬投資、到2016“第一網紅”三個月掙了三個億、再到網絡女主播半年買車買房。相關新聞不斷推陳出新,就好像一勺勺冷水潑進了熱油鍋里,弄得滾油四濺,而且全都濺到了人的心口上。讓人們愈發(fā)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在茍且,別人那里才是光彩照人的詩和田野。
“我未來的理想是當網紅。”面對“長大以后你想做什么”的問題,一位小學三年級女生的回答讓家長瞠目結舌。顯然,“網紅”這一近年來的流行現象不僅和互聯(lián)網經濟掛上了鉤,還影響著很多青少年,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如何面對孩子們的這一“理想”,不僅讓家長躊躇,也在測試主流文化的回應能力。
綜合分析
[內涵分析]
所謂網紅經濟,是指依托互聯(lián)網傳播及其社交平臺推廣后聚集的社會關注度,進而形成龐大的粉絲定向營銷市場,并圍繞網紅IP(知識產權)衍生出各種消費市場,最終形成完整的網紅產業(yè)鏈條。這種商業(yè)模式和市場業(yè)態(tài)順應了“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經濟訴求。相比較傳統(tǒng)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所帶來的經濟下滑壓力,網紅經濟和其他互聯(lián)網產業(yè)正在共同托起新興經濟產值。
[現狀分析]
互聯(lián)網時代,虛擬的網絡也能帶動真金白銀的快速大量流動,一系列烙印著“互聯(lián)網+”印記的經濟模式更是日新月異,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從21世紀前十年便嶄露頭角、逐漸占據半壁江山的電商,到2013年開始活躍的各類微商,再到當前的“網紅經濟”,網絡在改變經濟模式的同時,也在刷新著這個社會的文化和人們的認知。
眾所周知,鳳姐、芙蓉姐姐等網絡名人,最初火遍網絡時,靠的是一味的“自信”和漫天的雷人雷語,不斷刷新著網友的“三觀”,也沖擊著固有的社會精神文明。而到了犀利哥火遍網絡時,靠的是一眾網友的惡搞,這樣的現象對社會文明沖擊更甚。到了現在的“網紅經濟”,各類自媒體網紅、淘寶平臺網紅、主播網紅等,已經成為著名的公眾人物,擁有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粉絲量,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吸引著無數粉絲的眼球,牽扯著成千上萬人的神經。
然而,相對于現實中的競爭,“網紅經濟”中的競爭有過之而無不及。“網紅經濟”成功的基礎正是當前這個時代最寶貴、最稀缺的注意力。因此“網紅經濟”實質也是粉絲經濟和眼球經濟,博人眼球、爭奪注意力注定成為最白熱化的競爭。
[問題分析]
“網紅經濟”蓬勃興起,投資人趨之若鶩,這當然是件好事。時下,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潮流漸起,成功的路徑也沒有一定之規(guī),通過集聚網絡人氣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只要不違反法律都應予以鼓勵。但與此同時,“網紅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產物,缺乏成熟的商業(yè)模式,尚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網紅熱給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另一種影響更應當引發(fā)思考。不少人擔憂,對于年輕人而言,如果僅憑“高顏值”就可以輕松揚名、賺錢的“范本”過多,不加以引導,會助長社會的浮躁之風,并影響到青年一代的價值取向。
網紅這種新業(yè)態(tài)才剛剛起步,但它到底能走多久、走多遠,除了取決于其內在的發(fā)展邏輯外,也取決于其在整個社會精神文化領域的角色定位。從這個角度說,這個商業(yè)鏈條需要一次及時的道德校準和凈化,相應的監(jiān)管機制也亟須建立。
[對策措施]
教育認為,宣傳部門要把握好“網紅”這個源頭。各路網紅,無疑是各個網紅經濟繁榮的源頭。對于“網紅”,要進行持續(xù)關注,而不是采取漠視和聽之仍之。對于能進行文明互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應予以官方的肯定和宣傳。而對于經常傳播低俗、負面信息的,要及時予以引導、限制甚至封殺。
宣傳部門需要從根本上注重對粉絲這個“市場”。有市場才會有經濟形勢,“網紅經濟”迎合的是粉絲的胃口,其背后是龐大的粉絲需求在支撐。加強對粉絲、網友的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網絡正能量,倡導文明的網絡使用習慣,幫助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和良好社會心態(tài)十分有必要。
政府部門需用好法律手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將“依法治國”提到新的高度,依法治理網絡環(huán)境已是必然。網絡固然是虛擬的,但法律并不存在虛擬之地。對于文明高地失守、以致跌破法律底線的“網紅”,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追究責任,讓相關的利益體和推手付出相應的代價,以法律的威信和執(zhí)行的剛性確保“網紅經濟”的干凈、有序和可持續(xù)。
文章素材
[文章標題]
“網紅”要有內涵基礎
網紅經濟應有益于公序良俗
[文章開頭]
近期,隨著一大批網絡紅人的出現,圍繞網紅生發(fā)的商業(yè)鏈條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并被稱為“網紅經濟”。大量的粉絲、強大的話題性、資本認可的商業(yè)變現能力、日益延伸的產業(yè)鏈……“網紅經濟”已經成為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但對于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文化生態(tài)而言,它究竟是一個美麗的泡沫還是代表著未來的走向?
[文章結尾]
互聯(lián)網的興起蕩平了傳統(tǒng)社會的成名壁壘,創(chuàng)造了成為公眾人物的平等機會,使每個人都可以憑自己獨特的才能獲取關注度和影響力。在這一過程中,網紅需要善意運用自身影響力、主動維護社會公序良俗,讓網紅經濟真正成為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時代的一道風景。
從古至今,經濟始終伴隨著人們的生活,根據生活的具體需要萌生各種形態(tài)進行發(fā)展。所以,“網紅經濟”也是網絡發(fā)展到現階段的一種必然存在,和以前很多類似的事物一樣,風風火火地出現、再悄無聲息地湮滅。“蘋果”的成功就在于,它順應了今天的“快”,可同時也立下了一座豐碑,不會輕易湮滅。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