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量命名
在《初識永遠強大的函數(shù)》一文中,有一節(jié)專門討論“取名字的學(xué)問”,就是有關(guān)變量名稱的問題,本溫故而知新的原則,這里要復(fù)習(xí):
名稱格式:(下劃線或者字母)+(任意數(shù)目的字母,數(shù)字或下劃線)
注意:
1.區(qū)分大小寫
2.禁止使用保留字
3.遵守通常習(xí)慣
•以單一下劃線開頭的變量名(_X)不會被from module import *語句導(dǎo)入的。
•前后有下劃線的變量名(X)是系統(tǒng)定義的變量名,對解釋器有特殊意義。
•以兩個下劃線開頭,但結(jié)尾沒有兩個下劃線的變量名(__X)是類本地(壓縮)變量。
•通過交互模式運行時,只有單個下劃線變量(_)會保存最后的表達式結(jié)果。
需要解釋一下保留字,就是python里面保留了一些單詞,這些單詞不能讓用戶來用作變量名稱。都有哪些呢?(python2和python3少有差別,但是總體差不多)
代碼如下:
and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yield
需要都記住嗎?當然不需要了。一方面,可以在網(wǎng)上隨手查到,另外,還能這樣:
復(fù)制代碼 代碼如下:>>> not = 3
File "<stdin>", line 1
not = 3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 pass = "hello,world"
File "<stdin>", line 1
pass = "hello,world"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在交互模式的實驗室中,用保留字做變量,就報錯了。當然,這時候就要換名字了。
以上原則,是基本原則。在實際編程中,大家通常還這樣做,以便讓程序更具有可讀性:
•名字具有一定的含義。比如寫:n = "qiwsir",就不如寫:name = "qiwsir"更好。
•名字不要誤導(dǎo)別人。比如用account_list指一組賬號,就會被人誤解為是list類型的數(shù)據(jù),事實上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所以這時候最好換個名稱,比如直接用accounts。
•名字要有意義的區(qū)分,有時候你可能會用到a1,a2之類的名字,最好不要這么做,換個別的方式,通過字面能夠看出一定的區(qū)分來更好。
•最好是名稱能夠讀出來,千萬別自己造英文單詞,也別亂用所寫什么的,特別是貴國的,還喜歡用漢語拼音縮寫來做為名字,更麻煩了,還不如全拼呢。最好是用完整的單詞或者公認的不會引起歧義的縮寫。
•單個字母和數(shù)字就少用了,不僅是顯得你太懶惰,還會因為在一段代碼中可能有很多個單個的字母和數(shù)字,為搜索帶來麻煩,別人也更不知道你的i和他理解的i是不是一個含義。
總之,取名字,講究不少。不論如何,要記住一個標準:明確
賦值語句
對于賦值語句,看官已經(jīng)不陌生了。任何一個變量,在python中,只要想用它,就要首先賦值。
語句格式:變量名稱 = 對象
上一節(jié)中也分析了賦值的本質(zhì)。
還有一種賦值方式,叫做隱式賦值,通過import、from、del、class、for、函數(shù)參數(shù)。等模塊導(dǎo)入,函數(shù)和類的定義,for循環(huán)變量以及函數(shù)參數(shù)都是隱式賦值運算。這方面的東西后面會徐徐道來。
代碼如下:
>>> name = "qiwsir"
>>> name, website = "qiwsir","qiwsir.github.io" #多個變量,按照順序依次賦值
>>> name
'qiwsir'
>>> website
'qiwsir.github.io'
>>> name, website = "qiwsir" #有幾個變量,就對應(yīng)幾個對象,不能少,也不能多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
如果這樣賦值,也得兩邊數(shù)目一致:
代碼如下:
>>> one,two,three,four = "good"
>>> one
'g'
>>> two
'o'
>>> three
'o'
>>> four
'd'
這就相當于把good分拆為一個一個的字母,然后對應(yīng)著賦值給左邊的變量。
代碼如下:
>>> [name,site] = ["qiwsir","qiwsir.github.io"]
>>> name
'qiwsir'
>>> site
'qiwsir.github.io'
>>> name,site = ("qiwsir","qiwsir.github.io")
>>> name
'qiwsir'
>>> site
'qiwsir.github.io'
這樣也行呀。
其實,賦值的樣式不少,核心就是將變量和某對象對應(yīng)起來。對象,可以用上面的方式,也許是這樣的
代碼如下:
>>> site = "qiwsir.github.io"
>>> name, main = site.split(".")[0], site.split(".")[1] #還記得str.split(<sep>)這個東東嗎?忘記了,google一下吧。
>>> name
'qiwsir'
>>> main
'github'
增強賦值
這個東西聽名字就是比賦值強的。
在python中,將下列的方式稱為增強賦值:
增強賦值語句 等價于語句
x+=y x = x+y
x-=y x = x-y
x*=y x = x*y
x/=y x = x/y
其它類似結(jié)構(gòu):x&=y x|=y x^=y x%=y x>>=y x<<=y x**=y x//=y
看下面的例子,有一個list,想得到另外一個列表,其中每個數(shù)比原來list中的大2??梢杂孟旅娣绞綄崿F(xiàn):
代碼如下:
>>> number
[1, 2, 3, 4, 5]
>>> number2 = []
>>> for i in number:
... i = i+2
... number2.append(i)
...
>>> number2
[3, 4, 5, 6, 7]
如果用上面的增強賦值,i = i+2可以寫成 i +=2,試一試吧:
代碼如下:
>>> number
[1, 2, 3, 4, 5]
>>> number2 = []
>>> for i in number:
... i +=2
... number2.append(i)
...
>>> number2
[3, 4, 5, 6, 7]
這就是增強賦值。為什么用增強賦值?因為i +=2,比i = i+2計算更快,后者右邊還要拷貝一個i。
上面的例子還能修改,別忘記了list解析的強大功能呀。
代碼如下:
>>> [i+2 for i in number]
[3, 4, 5, 6, 7]
更多信息請查看IT技術(shù)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