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自信、個性堅強、樂觀的人較少受到考試焦慮的擾亂,而缺乏自信,易受暗示的學生則處理不好焦慮問題,往往不能正常發(fā)揮其水平。
容易產(chǎn)生考試焦慮的人往往會有以下兩種行為方式:(1)自我講述一些消極的事情(或向自己提出一些威脅性的問題);(2)對這些消極的自我陳述作出身體反應。
他們一般都在考前復習階段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復習迎考,思緒總為與考試有關的消極因素所困擾,如我肯定考不好了,要是不及格該怎么辦?考不好該多丟人,我真是沒用,老也考不好等等。這些話有時是與別人說的,意在發(fā)泄、逃避,但更多的是對自己講的。這些消極的陳述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1)預料自己在考試中得不到好成績;(2)過分夸大成績不好可能出現(xiàn)的消極后果;(3)轉(zhuǎn)移對考試行為的注意力;(4)嚴厲地進行自我責備;(5)對自己的能力、價值表示懷疑;(6)不相信自己的目標可以達到。
諸如此類消極的陳述,不僅導致考生考前情緒低沉,而且還會引起體內(nèi)的保護性反應,如產(chǎn)生生理上的不適如頭痛、腹瀉,以此來逃避責任,減輕心理負擔。同時,更為糟糕的是,這些自我陳述具有“自我實現(xiàn)”效應,即假如某人期待某一事件或結果出現(xiàn),那么這種期待可能會促進這一事件或結果出現(xiàn)。一位教育專家在視察一所學校時,向班上老師指出他認為班上最有發(fā)展前途的幾位學生,后來這幾位學生果然都很有成就,而事實上專家所指定的學生是隨意的,但由于教師對專家的崇拜心理,相信專家的預言,對這些學生的行為有了積極的期待心理,終于這些期待都變成了現(xiàn)實。社會上有些封建迷信就是通過這種期待的自我實現(xiàn)效應實現(xiàn)的,如巫師預言某人在10日內(nèi)必有禍事,該人因此而惶惶不可終日,提心吊膽,在日常生活行為中便發(fā)生許多行為偏差,一些不應該發(fā)生的事便發(fā)生了,若走在馬路上神思恍惚,便有可能發(fā)生車禍,于是預言便“靈驗”了。
同樣,如果考生在考試之前便預言自己不會取得好成績,這種消極的自我暗示便會使考生精神萎靡不振,本來該用于復習的時間卻在憂慮、擔心考試結果,整日為對考試結果的消極期待所導致的憂郁情緒所左右,在這種情緒狀態(tài)中哪里還會有精神和心思復習功課呢?考試成績不理想便是在情理之中了。而且,考生本人也為自己胡思亂想、不能集中精力學習而感到心煩意亂,于是無意之中便實現(xiàn)了自己的預言,真的“考砸”了。
所以,考生在考前應避免出現(xiàn)這種消極的自我陳述,它是考試的大敵。
首先,考生必須學會意識到自己消極陳述。有許多考生在考前經(jīng)常會對考試作消極的期待反應,久而久之對這類消極的自我陳述已習以為常,根本沒有意識,于是知道要考試之后便對結果作消極的期待,消極的期待導致不良的考試成績,而不良的成績肯定了考生本人的消極期待,從而也加劇了對下一次考試的消極情緒,如此惡性循環(huán)造成學生不健康的應試心理狀態(tài)。要想解除這種狀態(tài),第一步就是要覺察自己進行的消極自我陳述。
一般的情緒反應都伴隨有一些肌體、肌肉反應,如高興時手舞足蹈,害怕時手腳發(fā)涼,渾身顫抖,所以若在考試之前,考生出現(xiàn)神經(jīng)性的倒胃、惡心、面部肌肉僵硬等癥狀,那便預示著消極自我陳述的開始,這時候只有稍作努力,就能把這些消極的陳述用語言表現(xiàn)出來,如“我肯定考不好”“我每次考試都考不好”?!皼]有好好復習,到時一定會緊張。”等等。這樣就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向這些消極的自我陳述挑戰(zhàn)。考生在明白自己的消極情緒對考試造成的負效應之后,就可努力讓自己從這些消極的自我陳述的包圍中走出來,如對“這次我肯定考不好”之類的陳述,考生可自問“我一定考不好嗎?”“我真的如此糟糕嗎?”然后自己否定這些消極態(tài)度,“這不是真的,除非我一點也沒有準備”“只要我好好復習了,就不會考壞”,“我的運氣不會那么壞”。經(jīng)過這樣的對話練習,便可克服考前出現(xiàn)的消極陳述。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yī)學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