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好!我是報考德宏州小學教師考試的,但我找不到那個叫“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教師〔2004〕9號)第一部分“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規(guī)定的內容及要求”這個啊,報名公告里說可以上網(wǎng)查,但我怎么也查不到啊,能提供給我的網(wǎng)址嗎?謝謝!
回復:我轉載如下: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為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有關精神,特制定《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
本標準適用于中小學教學人員、中小學管理人員、中小學技術支持人員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與考核。
第一部分 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
一、意識與態(tài)度
(一) 重要性的認識
1.能夠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于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改革和實施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作用。
2.能夠認識到教育技術能力是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必要組成部分。
3.能夠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應用意識
1.具有在教學中應用教育技術的意識。
2.具有在教學中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進行教學改革研究的意識。
3.具有運用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學習資源的意識。
4.具有關注新技術發(fā)展并嘗試將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意識。
(三)評價與反思
1.具有對教學資源的利用進行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2.具有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3.具有對教學效果與效率進行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四)終身學習
1.具有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以完善自身素質結構的意識與態(tài)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術進行終身學習以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與個人發(fā)展的意識與態(tài)度。
二、知識與技能
(一)基本知識
1.了解教育技術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術的主要理論基礎。
3.掌握教育技術理論的基本內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術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檢索、加工與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見教學媒體選擇與開發(fā)的方法。
3.掌握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學資源管理、教學過程管理和項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學媒體、教學資源、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
三、應用與創(chuàng)新
(一)教學設計與實施
1.能夠正確地描述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并能根據(jù)學生特點和教學條件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2.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有效途徑。
3.能為學生提供各種運用技術進行實踐的機會,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4.能應用技術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二)教學支持與管理
1.能夠收集、甄別、整合、應用與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以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
2.能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學中對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學中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
(三)科研與發(fā)展
1.能結合學科教學進行教育技術應用的研究。
2.能針對學科教學中教育技術應用的效果進行研究。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業(yè)務知識,發(fā)展自身的業(yè)務能力。
(四)合作與交流
1.能利用技術與學生就學習進行交流。
2.能利用技術與家長就學生情況進行交流。
3.能利用技術與同事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廣泛開展合作與交流。
4.能利用技術與教育管理人員就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溝通。
5.能利用技術與技術人員在教學資源的設計、選擇與開發(fā)等方面進行合作與交流。
6.能利用技術與學科專家、教育技術專家就教育技術的應用進行交流與合作。
四、社會責任
(一)公平利用
努力使不同性別、不同經(jīng)濟狀況的學生在學習資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機會。
(二)有效應用
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學生均能利用學習資源得到良好發(fā)展。
(三)健康使用
促進學生正確地使用學習資源,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四) 規(guī)范行為
能向學生示范并傳授與技術利用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和倫理道德觀念。
附錄:術語與定義
教育技術(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xiàn)教育教學優(yōu)化的理論與實踐。
教學系統(tǒng)(Instructional System):教育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是指為了實現(xiàn)某種教學目的、由各教學要素有機結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學功能的整體。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又稱為教學系統(tǒng)設計(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是指主要依據(jù)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tǒng)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計劃并作出具體安排的過程。
信息(Information):人、生物和自動機等控制系統(tǒng)所接收和加工的事物屬性或運動狀態(tài)。在教育教學領域有表示教學內容的信息、描述師生特征的信息、反映教學動態(tài)過程的信息等等。
信息資源(Information Resources):指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像等形式儲存在一定的載體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能夠支持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存儲和呈現(xiàn)的一類技術。其中,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電子音像技術、衛(wèi)星電視廣播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wǎng)絡通信技術、仿真技術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
教育信息化(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指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中,積極開發(fā)并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促進教育現(xiàn)代化,以培養(yǎng)滿足社會需求人才的過程。
信息道德(Information Morality):指在信息領域中用以規(guī)范人們相互關系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準則。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指個人、組織和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利益保護狀態(tài)。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指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建構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的最優(yōu)化。
學習資源(Learning Resources):指在學習過程中可被學習者利用的一切人力與非人力資源,主要包括信息、資料、設備、人員、場所等。在課堂教學中所利用的學習資源也稱教學資源。
教師專業(yè)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指教師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教育專業(y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yè)教育工作者的過程。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實現(xiàn)個體發(fā)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xù)的學習過程。
教學媒體(Instructional Media):媒體是指承載、加工和傳遞信息的介質或工具。當某一媒體被用于教學目的時,則被稱為教學媒體。
教學資源管理(Instructional Resources Management):指通過對教學資源的計劃、組織、協(xié)調和評價,以實現(xiàn)既定教學目標的活動過程。教學資源管理包括硬件資源的管理和軟件資源的管理。
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項目是指致力于完成具有獨特性的產品或服務的一次性工作。學校教育中的項目管理,是指對學校特定教育教學項目的計劃、組織、監(jiān)督與調控。項目管理在學校教育中主要應用于教學系統(tǒng)設計、教學資源開發(fā)、教育技術應用和教育改革實驗等開發(fā)項目與研究課題中。
教學過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教學過程是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教學過程管理就是對這一過程所涉及的各種要素及活動的管理。
學習環(huán)境(Learning Environment):指直接或間接影響個體及群體學習的全部外在因素。在學校教育中,學習環(huán)境主要包括校園、教室、圖書館、實驗室和教學軟件平臺、學習工具、各種學習資源等硬軟件物質條件,以及校風、學風、校園文化等精神因素。此外,家庭和社區(qū)通常被認為是學生的校外學習環(huán)境。
績效技術(Performance Technology):績效是指人們在工作場所中通過一定的活動完成任務所形成的業(yè)績或成果??冃Ъ夹g是指應用系統(tǒng)方法,通過對目標和行為的分析、設計、開發(fā)、實施、管理和評價,以達到工作業(yè)績最大化的技術。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指利用適當?shù)募夹g、方法和機制來促進知識的有效生成、傳播和利用的過程。
課程開發(fā)(Curriculum Development):指通過需求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再根據(jù)這一目標選擇某一個學科(或多個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評價、修訂,以最終達到課程目標的整個工作過程。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