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翁晚景頗慘:“醫(yī)不可招惟忍病,書猶能讀足忘窮”。他以筆寫心,聊以用讀書和寫作維持著清貧的自尊。看《劍南詩稿》末幾卷,更多的是平常之心。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隨處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卻喚孤舟過渡來。”他興趣盎然,不斷地杖藜外出。“買盡煙波不用錢”,他那時對外出接觸世風民情與大自然的理解,和我們?nèi)缃衲承┖廊A的旅游大相徑庭。所以,他從司空見慣中看出“山從樹外參差出,水自城陰曲折來”,看出其中我們?nèi)菀缀雎圆挥嫷挠鼗赜兄碌那€;他從屢見不鮮里看到“片月又生紅蓼岸,孤舟常占白鷗波”,看到其中我們常常視而不見的斑斕色彩。同時他看到農(nóng)事稼穡,體味到鄉(xiāng)間情味:“鄰父筑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新茶”。
在家,“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知足常樂。日復一日平淡的生活,他卻能夠捕捉到生趣。“小擔過門嘗冷粉,微風解籜看新篁;旁籬鄰婦收魚鉤,叩門村醫(yī)送藥方。”偶然過門的小販賣的涼粉,微風之中鉆出土的新竹,鄰居女人收起漁鉤,村里的赤腳醫(yī)生送來藥方,這些瑣碎的生活,放翁一一入詩,讓人感到平易中的溫馨。
“掛墻多漢刻,插架半唐詩”、“淺傾家釀酒,細讀手抄書”,書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種慣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軌跡。“體倦尚憑書引睡”,能夠想象著那時的放翁,一定是看著看著書,眼皮一打,書掉在地上,書成了他的安眠藥和貼身知己。
讀暮年放翁,總想起錢鍾書先生的論述,錢先生特別強調(diào)“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并說“陸游全靠這方面去打動后世好幾百年的讀者”。
讀暮年放翁,我忍不住想起晚年時的雷諾阿。
去年的夏天,美國費城專門舉辦了“晚年雷諾阿”畫展。我特意趕去看,發(fā)現(xiàn)晚年雷諾阿已經(jīng)半身不遂,坐在輪椅上,把畫筆綁在手臂上,畫出的大多是女人的身影和裸體,無一不是肥碩的,健康的,美麗的。特別是畫展的最后一幅,叫做《音樂會》,兩個肥碩的女人正穿衣打扮,準備去聽音樂會。那兩個女人占滿整幅畫框,滿懷的喜悅之情,幾乎要把畫框沖破。
看到滿滿幾個展廳的畫作,想到一個老邁殘病之軀,創(chuàng)作力那么旺盛。雷諾阿活了78歲,放翁活了86歲,他的活力和雷諾阿真的很像,幾乎每一天都在寫詩。82歲時,放翁寫過一組《戲遣老懷》,其中有“花前騎竹強名馬,階下埋盆便作池”。返老還童,是和雷諾阿把女人都畫成肥碩的一樣的童心,一樣的赤子之心呀。
我不知道我能活到多大年紀,即使活不到放翁和雷諾阿那樣的年紀,也要向往那樣的心境。那是一種遙遠的境界。
15.暮年放翁的“平常之心”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
16.請說說文中引用詩歌的作用。(6分)
17.請概括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諾阿的共同點?(6分)
參考答案
15.年事已高但仍堅持不斷外出,接觸體悟大自然與世風民情;生活貧困而平淡,但知足常樂,不乏生趣;讀書寫作成為生活習慣,聊以維持著清貧的自尊。(每點2分)
16.闡釋暮年放翁平常心的論據(jù);在解讀中引導讀者更好地體會放翁暮年心境;增強了文章詩意、情趣和感染力。(每點2分)
17.抱殘病之軀,但有平常心;堅持創(chuàng)作,藝術水準仍很高;童心未泯,珍視生活的瑣碎之美。(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