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梁漱溟》高考傳記閱讀訓練及答案
梁漱溟有“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稱,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勢力,也不趨新媚時;沒留過學,沒上過大學;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東方……這是一個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個以思考為志業(yè)的思想家,是一個重視行動的仁者。在中國人利用一切思想資源來追求個性時,梁先生已經實踐了一個世紀中國人的夢想。但遺憾的是,我們繞過了梁先生。這不是梁先生的悲劇,而是我們浮躁社會的悲劇。
1953年9月,在全國政協(xié)常委會的小組討論會上,梁漱溟的發(fā)言引起了毛澤東的不滿。在一個公開場合,梁漱溟被毛澤東批得一無是處。自此梁漱溟深居簡出。“文革”中,他受到沖擊,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來了。1972年毛澤東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國——理性之國》手抄書稿送到中南海作為壽禮。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終是平視對方的。
“文革”結束后,不少人希望聽到梁漱溟對毛澤東的批評,90歲高齡的他卻說:“當時是我的態(tài)度不好,講話不分場合,使他(指毛澤東)很為難,我更不應該傷了他的感情,這是我的不對……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這是一位世紀長者的直言。梁先生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尊重,甚至應該成為我們思考的起點。
走近梁先生,我們也許能夠理解,他最大的貢獻在于給我們示范了一種在中國文化中極為稀有的人格:我們的社會總是壓抑人的個性,我們自身也會背叛曾經有過的自尊自強,轉而依附,隨大流。梁先生卻一以貫之地堅持了自己,思考人生,在時代變遷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運動后,西方文化支配著中國知識精英,梁漱溟卻堅持自己的思考。1921年,他發(fā)表著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以極大的勇氣批評“向西走”不對,宣稱他就是要“向東走”。他沒有把中國經典懸置起來,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學糅合在一起。遺憾的是,直到今天,我們中國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識,要么排斥中國經典,要么對佛教文化想當然,甚至不少人以為只有科學或西方社會學才稱得上是知識。
1973年底,全國興起“批林批孔”運動。在學習會上,人人要“表態(tài)”,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語。眾人追問他對“批林”的態(tài)度時,他說“我的態(tài)度是不批孔,只批林”,這番話引起了對他的大規(guī)模批判。1974年9月,對梁歷時大半年的批判會告一段落時,主持人詢問梁漱溟對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脫口而出:“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釋,梁漱溟說:“匹夫,就是獨人一個,無權無勢。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堅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奪掉他,但這個‘志’沒法奪掉,就是把他這個人消滅掉,也無法奪掉!”
梁漱溟是一個特立獨行之人,他的獨特曾被視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從不坐人力車,因為年輕時碰見一個老人拉人力車,內心感到痛楚難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銷少,卻經常接濟別人。后來成為哲學家的唐君毅,就收到過梁漱溟托人帶給他的5元錢。
晚年,梁漱溟苦于絡繹不絕的訪客,親自書寫了“敬告來訪賓客”的字條,上寫:“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談話請以一個半小時為限,如有未盡之意,可以改日續(xù)談,敬此陳情,唯希見諒,幸甚。”有心人看出,那“一個半小時”的“半”字,是后來加上去的。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梁漱溟說:“我愿終身為華夏民族盡力,并愿使自己成為社會所永久信賴的一個人。”他做到了自己所說的,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95歲,他彌留之際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有刪改,作者余世存)
7.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梁漱溟先生沒留過學,沒上過大學,雖然沒有什么文化,卻成為一位特立獨行的思想家,被人稱為“中國最后一位儒家”。
B.在許多中國人運用各種方式來追求個性時,梁漱溟先生已經做到了個性十足,可悲的是他被這個浮躁社會給忽視了。
C.梁先生沒有像一般中國人一樣欠缺西方知識,排斥中國經典,對佛教文化想當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學糅合在一起。
D.在“批林批孔”運動中,雖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認為“匹夫不可奪志”,仍然堅持反對“批林批孔”的觀點。
E.梁先生的品格與言行,使他成為社會永久信賴的人;臨終的話“我累了,我要休息!”表明他終身都在為華夏民族奉獻自己的力量。
8.梁漱溟的“特立獨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說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說梁漱溟先生是“重視行動的仁者”,請結合全文分析這樣說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梁先生“一以貫之地堅持了自己,思考人生”,這樣做并非易事,有時甚至要付出代價。梁先生是怎樣做到的?結合全文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7.【解析】 C項,“欠缺西方知識,排斥中國經典,對佛教文化想當然”不當,原文是“要么”,表示選擇關系;A項,“沒有什么文化”不對;D項,不反對“批林”,只反對“批孔”。
【答案】 答B(yǎng)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A、D不給分。
8.【解析】 第一點是人格的獨立,平視權勢之人,并能反省自己;第二個是在文化上,不崇拜西方,堅持自己的思想,堅持“向東走”;第三個是在“批林批孔”運動中的表現(xiàn)。
【答案】 ①對待有權勢的人,平視對方,體現(xiàn)出人格的獨立。“文革”結束后不少人希望聽到梁漱溟對毛澤東的批評,他卻反省自己,客觀對待當……體分析。
【答案】 他始終堅持在時代變遷中直道而行。①他作為一個以思考為志業(yè)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認識與見解。②他承受著政治上的壓力,深居簡出,默默忍受著寂寞與孤獨。③他寬容的態(tài)度和不隨大流的立場體現(xiàn)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擔當;“批林批孔”運動中,他的立場明確,“不批孔,只批林”。面對對他的大規(guī)模的批判,他的“匹夫不可奪志”的闡釋體現(xiàn)了他深度的思考。(每點4分,任何兩點都可)